今年二月十七日,自凌晨开始,宁夏大部分地区又出现扬沙、浮尘天气,东部的盐池、陶乐、贺兰等县还出现了沙尘暴——
沙尘暴,最近又成为许许多多宁夏人议论的热门话题。话题源于不久前出现的一次沙尘暴和扬沙浮尘天气。
今年2月17日,自凌晨开始,宁夏大部分地区出现扬沙、浮尘天气,东部的盐池、陶乐、贺兰等县还出现了沙尘暴。上午8时,气象部门观测,能见度在1000米至2000米之间,下午2点以后能见度便降到500米左右,发生沙尘暴的县最低能见度只有300米左右。新建的银川阿东机场全天笼罩在漫天飞舞的沙尘之中,计划起飞的银川至北京、成都、西安的飞机只好延误。沙尘天气一直持续到晚上不见好转,一部分旅客见乘机无望只好改乘火车。直到2月18日上午天气好转,滞留旅客才离开银川。
银川的居民,第二天出门一看,见屋顶、路面到处都铺了厚厚一层黄沙。不过,对于领略了1993年5月5日特大沙尘暴威力的银川人来说,这次扬沙、浮尘和沙尘暴实在是“小巫见大巫”。令不少银川人吃惊不小的是:今年的沙尘暴怎么会来得这么早?持续时间怎么会这么长?风力只有四五级何以能扬起这么大沙尘?记者为此做了一些采访。
据专家分析,这场沙尘暴是受低层较强东南气流影响所致。自去年秋季以来,宁夏全境降水偏少,持续干旱。进入2月后气温偏高,地表便形成较厚的干土层,而银川平原又处于腾格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毛乌素沙漠三面包围之中,客观上便形成了产生沙尘暴的自然条件。而植被稀疏又使风沙畅行无阻,因而一遇较强气流就会出现扬沙、浮尘和沙尘暴天气。
宁夏气象局牛生杰副局长向记者介绍说,沙尘暴已成为我国西北地区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它发生频率高,持续时间长,涉及范围广,造成危害大,破坏性极强。而由沙尘暴导致的荒漠化已成为全球性的灾难和问题。
目前,关于沙尘暴发生机制、预报及防治方面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专家的热门话题。1997年11月,由世界气象组织主办的第一届国际沙尘暴学术研讨会在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召开。我国有3位专家与会。宁夏气象局牛生杰在大会上介绍了“贺兰山地区沙尘暴的统计分析和观测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受到与会专家的重视和好评。
据牛生杰等专业人员的观测和研究,沙尘暴的发生,除了与起动力作用的风速有关外,还与沙尘粒子大小、地形、地貌、浅层土壤湿度等多种因素有关。在贺兰山地区,四、五月份沙尘暴发生频率最高,起沙的10分钟平均风速阈值为5.0-5.3m/s,而贺兰山对沙尘暴具有缩减风速和阻挡沙丘传输的作用,可谓银川平原的一道天然屏障。
据了解,沙尘暴问题已引起许多学科专家的重视,准确预报和有效防治问题变得越来越紧迫了,而停止各种人为破坏、恢复植被、改善生态环境、减少沙尘暴发生次数、减轻沙尘暴危害程度,也成为各级政府和广大群众义不容辞的职责。
3月18日,银川地区又出现大范围扬沙浮尘天气,似乎再次向人类敲响警钟:再也不能对沙尘暴及其危害掉以轻心了。望着从昏沉沉的高空中落下的厚厚的黄沙,人们防治这种灾害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了。